天氣越來越熱,如果想出去走走,都得避開大太陽,下午4點鐘,決定出發到蘇澳白米木屐村參觀,騎了快1個小時的車才到。大學時,為了社團活動曾經到過白米木屐村,還帶回學校將它推廣,自己也做了雙小木屐。算算至少超過8年了,從去年開始就想再來這邊走走,只是蘇澳有點遠,一直沒有成行。

白米木屐村在工業區附近,這裡砂石車頗多,騎車要注意安全,加上施工中,道路有點難行,坑坑洞洞的,灰濛一片。



接近5點鐘,這邊人潮還是很多,看來這幾年推廣的不錯,記得多年前來這沒什麼遊客。



看見這款同心協力木屐,想起不久前某機關辦理的聯誼活動,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安排這款。



到了門口,發現被圍起來,並非得以隨便進入,我一直以為這邊是自由參觀,發現這裡是採預約導覽制,都大老遠騎那麼久的車來了,如果不能進去真的很可惜。





衝到櫃檯先蓋了微笑章,向服務人員詢問入場事宜,對方說5點的梯次已經額滿,只能參加5點半的,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只能參加5點的,所以硬是問小姐能不能幫我排候補,然後直接站在櫃檯旁,如果有空位才能馬上遞補,我真的不想錯過這一次。等待的同時,Lun先去買了花生捲冰淇淋,這裡的超便宜,只要NT.10,不過沒有加香菜。





等了約10分鐘,現場已經開始廣播請5點場次的遊客在門口集合,我也很努力的觀望,沒多久,櫃檯小姐就直接發入場證給我~~~策略成功!!!



入場後,直接到3F看介紹短片,還有有獎徵答。白米社區三面環山,並有白米溪貫穿,據說白米溪的的石頭就像這樣,白白圓圓的像白米粒。



看完介紹,接下來到2F,有好幾個區域都有師傅會現場示範。(下面那張是請遊客現場體驗做木屐)





師傅現場雕刻,刀工很厲害。







師傅現場雕刻好,直接當作有獎徵答的獎品。



現場示範小木屐上面那片皮革的製作過程,示範者是社區媽媽,白米木屐村帶給社區更多求職機會。





這個是成品,現場一樣有有獎徵答活動,不過獎品不是剛做好的這個。

 

這個才是獎品,是我覺得今天所有獎品中最好的一個,我從一開始放映影片時就一直舉手想要獎品,Lun要我舉手他說他會回答,因為位置站的前面又飛快的舉手,終於點到我了~~~不過問我製作四步驟,我沒記清楚,看著Lun,他回答又被社區媽媽說不能看別人,不過後來就被我隨便蒙混過去,感覺真害羞,但總算是得到了小木屐。



之後就讓大家有時間可以在現場購物,買的東西和得到的獎品都可以到旁邊免費電燒文字。



既然有這服務,可以當紀念,請對方把我們的名字刻上,另外在背面刻上日期(米的標誌是原本就有的),電燒瞬間,木頭的香氣飄散出來,非常香。



現場還可以試穿木屐,不過我覺得樣式普通,有些彩繪還蠻漂亮,但是穿在腳底也看不見,而且木屐不便宜。







接著到了1F,老師傅就在小工作室中做木屐。



一面牆都是同心協力木屐。



最後大家集合起來,一起穿木屐做體操,現場有工作人員指導。不過時間已晚,我們就只好提早離開。整個活動時間差不多就花了50分鐘,還蠻詳盡的。



木屐館旁邊有一間公益教室,是DIY活動的地方,很適合員工旅遊或校外教學,只是如果人太多,可能只能分批導覽,畢竟場內活動範圍還是有限。





白米木屐村和多年前的印象已經大不同,不只建築物的差異,也設計的更完善,很有意義的一個地方,不過記得要先預約,不然不是進不去就是要花時間等待╮(╯▽╰)╭。

15l8.gif 關於白米木屐村
白米社區,地處蘇澳鎮西南、白米橋旁,三面環山並有白米溪貫穿社區,北迴鐵路橫臥社區聚落旁山腰上,白米在日據時代就因礦石產業盛而繁華,後來也因產業帶來的環境破壞而沒落。為了尋回社區生機,居民透過耆老訪談重新認識社區,「木屐巢」之名和「白米甕、做柴屐;偷剉柴、山林捉」俚語,找到了往昔記憶中的社區之寶--木屐。隨後,在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下,白米也啟動社區營造列車,這些年來,逐漸發展出社區自己的木屐工藝產業,並透過社區組織的經營,讓社區生活文化與產業充分結合,建構白米自己的社區文化產業形式,並期待在可預期的未來建構一座開放式的社區生態博物館與白米工藝村,做為社區永續發展之遠景。


地址:宜蘭縣蘇澳鎮永春路174號
預約專線:03-995-2653


交通工具:騎車
拍攝日期:2011.06.05
使用相機:Canon EOS 550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波莉朵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